中国分布式电网领域泰斗——余贻鑫院士
2023-03-01
中国分布式电网领域泰斗——余贻鑫院士
余贻鑫,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曾任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首席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
青年求学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青年余贻鑫的求学之路是热血沸腾的。1954年,参加过开国大典、亲耳聆听过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铿锵声音的余贻鑫,抱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考入天津大学。从教学楼上悬挂的“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共产主义”的横幅中,他读懂了党和国家对于全国电气化的期待。大学期间,正赶上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成为优秀电力工程师的理想让他热血沸腾。
青年余贻鑫的求学之路是艰苦的。1959年,他成为著名专家徐庆春的研究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电力系统首位研究生。电力系统研究需要试验和仿真工具,他们就自己动手建。在徐教授的指导下,余贻鑫参加了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室的设计、安装到调试全过程,并借此解决了科研试验的难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很快结出硕果。1963年,在国家级会议上,他宣读了毕业论文,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在他的办公室里,至今醒目地摆放着这张合影。每每看到这张照片,他都会动力倍增。
青年余贻鑫的求学之路是漫长的。1980年,他作为天津大学首批外派出国进修的教师,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科研上。他认真记下了一本又一本笔记,记录下一册又一册实验数据案例。他在图书馆手抄了好几本重要的科学资料。他的勤奋、严谨、才华让美国导师、同行赞叹不已。
科研家国情:“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科研的方向”
“科研一定要紧紧地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才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余贻鑫数十年坚持的科研理念。
1972年,武汉发生大停电,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设起来的武钢几乎毁于一旦。他说:“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科研的方向,一定要向电力研究的尖峰挑战。”他着手攻坚电力系统安全这个世界性难题。198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学习期间,余贻鑫接触到了安全域理论,虽然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但他感觉这就可能是使武汉的事故不再发生的办法!为了祖国繁荣,他选择走上这条尚未成熟的路,选择成为开拓者就意味着面临更多的障碍和摸索,承担更多的失败与风险。为了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命脉的安全,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其发起了挑战,从此就是“板凳一坐十年冷”。在余贻鑫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安全域理论最终取得了可以应用的重大突破,他们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多个地方电网。2003年,美国电科院主动联系余贻鑫引进这项技术。
躬耕不辍,攻关科研,余贻鑫取得了世界性难题的重要突破。而这背后,是他肩负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是他践行了北洋人“心怀家国”的使命,是他用责任与使命书写了奇迹。
育人立德志:“如果不是余先生的发现与培养,我将与人生的精彩擦肩而过”
1986年夏天,余贻鑫来到一位学生面前,邀请他读自己的博士。这个同学呆住了,因为攻读博士研究生一直是他的梦想,但他所在的专业并没有博士授予权,他正在为此发愁。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余贻鑫却给予了他这样的信任。原来余教授在课堂上发现了这名学生的潜质。正是他的慧眼识才,使这位学生后来取得了突出成绩。这名学生就是现在的“973”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王成山。回忆起这段经历,王老师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余先生的发现与培养,我将与人生的精彩擦肩而过。”
2008年,一名博士生在毕业设计中用到的一些数据没有经过实验验证。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的余贻鑫没有放过这个细节,很严肃地指出,“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和讨巧,必须实实在在。”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最后,这名学生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拿出了禁得住推敲的论文。
如今,他经常不顾年迈,亲自为学生批改课程报告和论文。每一篇他都会一字一句地反复推敲,哪怕标点符号错了,他都会予以更正。
余贻鑫以其自身渊博的学识、崇高的风尚、丰硕的业绩,展示了巍巍学府的大师风范,亦使栋梁之材脱颖而出。他的学生,有的成为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的成为科技精英、大学校长、领导干部,有的成为电力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和建设者……是他对电力的深耕,是他对青年人才的教导,让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有了有力保障,助力我国迈入全面小康。
珠流璧转,星光荏苒,余贻鑫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电力事业中,为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倾尽心血。以铁肩担道义,守寂寞出学问,得桃李香满园,这便是余贻鑫,一个在小康路上实事求是,为国家贡献一生的北洋人!
(文章整理自:天津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天津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