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迎来了建院 90 周年。为更好传承学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学院隆重推出了“1933 大讲堂”系列讲座栏目,并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教授作为首讲嘉宾。
余贻鑫院士长期围绕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城市电网规划和智能电网等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多次取得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在本期讲座中,余贻鑫院士以“弘扬科学精神,坚守学术道德”为主题,分享了自己数十年的治学心得。
讲座在余院士个人求学经历的介绍中拉开序幕。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电力系统专业研究生,余院士结合自身经历,深入地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师傅领进门,学艺在本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导师的经验+学生的聪明与努力),这样才能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余院士指出当前我们所处环境“机遇难得、责任重大”,鼓励同学们“应该对自己有较高要求,要抱定理想,执着追求”,同时要时刻牢记“科研要看真正的价值和‘Impact’”,要看“对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究竟有多大的贡献”,并勉励大家 “攻博与攻硕(产生 New Idea)是个刻苦钻研的过程,功到自然成”。
余院士结合研究实践“从城市电网扩展规划到智能电网研究” “安全域方法学的研究—由New idea到工程应用”,详细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努力抓住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从国家需要出发抓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看准方向,不怕坐冷板凳” “实践-理论-实践” “方向上,不要只追踪文献,注意发达国家政府与相关部门报告+中国实际” “真正有影响的创新,来源于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并提出“新理念总是先为少数人掌握,人的认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要敏锐、有自信,敢于坚持‘实事求是’!” “一系列重大研究(Methology)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HP)”。
关于培养原始创新能力,余院士建议青年学子:“建立较为深厚的基础和优良学风” “研究生需要学好数学解析课,特别是搞系统和网络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许多伟大的科研成果都产生于跨领域研究”……
讲座最后余院士提出了“献身精神,追求卓越” “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做一个纯粹的研究者” “卓尔不凡”、“不可躺平” “努力养得一种心灵大气象,使心宇更大器,使人生的步子更坚实,是我们终生的功课”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 “弘扬实事求是精神”与师生共勉。
讲座结束现场掌声雷鸣。希望同学们牢记余院士的嘱托,不负韶华,为成为杰出的人才做好准备!
活动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李继平为余贻鑫院士送上本期1933大讲堂的纪念相框与纪念章,以表达对余院士的感谢。
本期 1933 大讲堂的圆满举办,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次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更为学院的学术交流和文化建设注入了蓬勃生机。在未来,1933 大讲堂将继续广邀各界名家大师,为师生们呈现更多精彩绝伦的思想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