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名:李博通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子邮箱:libotong@tju.edu.cn
办公地址: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6教学楼E区612室
李博通,1981年生,河北保定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教学及科研方向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包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保护与控制、高比例新能源输电网保护与控制,高比例电力电子化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及微电网保护与故障恢复技术。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团队成员,教授6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获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课题1项,校企合作横向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
【教育背景】
2007年3月 至 2010年3月 天津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 导师:李永丽教授
2004年9月 至 2007年3月 天津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 导师:李永丽教授
2000年9月 至 2004年6月 天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学术经历】
2024年6月 至 至今 天津大学 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2021年1月 至 2024年6月 天津大学 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英才副教授
2019年5月 至 2019年8月 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电子与电气系 访问学者
2014年9月 至 2020年12月 天津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3年12月 至 2014年9月 英国阿尔斯通电网公司 (Alstom Grid, UK) 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2010年6月 至 2014年9月 天津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讲师
教育教学
【讲授课程】
1. 《数字式保护原理与技术》
2. 《电气信息导论》
3. 《电力系统分析B》
4.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5.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
6. 《电力系统EMS及保护RTDS实验》
【教学成果】
1. 2023年编制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A》团队成员;
2. 2022年获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3. 2018年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4. 2019年、2020年与2022年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5. 2013年与2015年获天津大学本科毕设优秀指导教师。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配/微电网保护与故障恢复技术
2. 高比例新能源输电网保护与控制
3.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保护与控制
【学术兼职】
1. IEEE PES 电力系统保护控制委员会(中国)电力线路保护技术分委会秘书长
2. EI期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青年编委
3. 中文核心期刊《电力建设》青年编辑委;
4. 天津市电力学会理事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特刊主编(2022年7月 至 2022年9月)
6. IEEE高级会员
7.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科研项目及成果】
1. 2018年7月–2021年6月 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电流抑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70万元,天津大学第一负责人,优秀结题
2. 2022年1月–2025年12月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故障特性分析方法与继电保护新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课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单位),65.28万元,课题负责人
3. 2022年1月–2025年12月 孤岛风电场并入柔直电网的双弱馈线路保护原理及故障恢复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8万元,主持
4.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配备直流断路器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电缆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8万元,主持
5. 2013年1月–2015年12月 基于精确故障定位的超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5万元,主持
6. 2020年7月–2021年6月 零碳电网控制与保护技术中-英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交流项目),15万元,主持
7. 2024年7月–2026年12月 低压配电网环网供电模式与运行策略研究,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245万元,主持
8. 2023年12月–2025年6月 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故障及异常工况高可靠快速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124万元,主持
9. 2023年8月–2024年6月 宁夏特高压直流群直流偏磁影响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119.8万元,主持
10. 2023年7月–2025年8月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短路故障机理判别方法和定位与隔离技术研究,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98.6万元,主持
11. 2021年11月–2023年12月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县域数字化低压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166万元,主持
12. 2019年6月–2019年12月 柔性直流电网智能重合技术研究,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104万元,主持
13.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 混合线路故障识别及不对称参数对线路保护影响研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78万元,主持
【代表性论著】
论文
1. Botong Li, Fahui Chen, Bin Li, Jing Zhang, Xiaotong Ji, Fan Xiao, Qiteng Hong. A Multi-Terminal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Setting Method for Fully Weak-Infeed Distribution Networks Based on Restricted Enumeration Method[J]. 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2024, 15(03): 2570-2585.
2. Botong Li, Dingchuan Zheng, Bin Li, Xinru Jiao, Qiteng Hong, Liang Ji. Analysis of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Capability an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of Doubly-fed Wind Farms under Symmetrical Fault[J].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2023, 8(1): 36.
3. Botong Li, Chunbo Li, Bin Li, Weijie Wen, Hanqing Cui, Jiang Su. Transient Fault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Bipolar Short-Circuit Fault on MMC-HVDC Overhead Lines Based on Hybrid HVDC Breaker. High Voltage, 2021, 1-13.
4. Botong Li, Yichao Liu, Bin Li, You Xue.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of the True Bipolar VSC-HVDC Grid Based on Operating Point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9, 66(9): 6692-6702.
5. Botong Li, Siyuan Liu, Weijie Wen, Bin Li, Qing Li. Research on Analy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C Bias Characteristic of High Voltage Group Transformer[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25, DOI: 10.1109/TPWRD.2025.3554705.
6. Yuqi Li, Botong Li, Weijie Wen, Bin Li, Liang Ji, Qiteng Hong. A Novel Non-Unit Traveling-Wave Protection Method for Parallel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s[J].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23.
7. Botong Li, Yichao Liu, Bin Li, Wenxin Wang, Weijie Wen, Xiaolong Chen. Study on the DC fault current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rue bipolar MMC-HDC systems[J].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22, 10:1-13.
8. Botong Li, Yuejin Dong, Xinru Jiao, Xiaolong Chen, Bin Li, Liang Ji. Study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electrical quantity for connection line open-phase operation of wind farm connected to MMC-HVDC Considering negative sequence current suppre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24, 159.
9. Jing Zhang, Botong Li, Fahui Chen, Bin Li, Xiaotong Ji, Fan Xiao. Multi-terminal negative sequence directional pilot protec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and energy storage distribution net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24, 157: 109855.
10. Botong Li, Yuqi Li, Bin Li, Xiaolong Chen, Liang Ji, Qiteng Hong. A Non-unit transient travelling wave protection scheme for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23, 152: 109236.
11. Botong Li, Andi Li, Weijie Wen, Bin Li, Xiaolong Chen, Qiteng Hong, Liang Ji. A protection scheme for MMC–HVDC grid based on blocking time of converter st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23, 152: 109241.
12. Botong Li, Xinru Jiao, Weijie Wen, Wenxin Wang, Bin Li.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teady-state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MMC during a DC pole-to-pole Fault[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22, 37(4): 2492-2502.
13. Botong Li, Wenxin Wang, Yichao Liu, Bin Li, Weijie Wen. Research o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ethod of true bipolar VSC-HVDC grids with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21, 126, 106558.
14. Botong Li, Mingrui Lv, Bin Li, Shimin Xue, Weijie Wen. Research on an Improved Protection Principle based on Differential Voltage Traveling Wave for VSC-HVDC Transmission Line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20, 35(5), 2319-2328.
15. Botong Li, Hanqing Cui, Bin Li, Weijie Wen, Dongkang Dai. A permanent fault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single-pole grounding fault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n VSC-HVDC grid based on fault line volt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20, 117: 1-9.
16. Botong Li, Xiang Ren, Bin Li. Study on the Charge Transfer Criterion for the Pole-to-Ground Fault in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IEEE Access. 2019, 7: 102386-102396.
17. Botong Li, Mingrui Lv.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transmission line equivalent geometr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power-frequency paramet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19, 111: 152-159.
18. Botong Li, Hanqing Cui, Fangjie Jing, Bin Li, Yichao Liu. Current-lim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 iron-core fault current limiters in VSC-HVDC systems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conversion mechanism.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2019, 7(2): 412-421.
19. Botong Li, Yichao Liu, Bin Li, Yunke Zhang, Jianfei Jia, Fangjie Jing.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nalytical method of the pole-to-pole DC fault in the MMC-MVDC system. IET Power Electronics. 2017, 10(15): 2085-2091.
专利:
1.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单端量保护方法。发明人:李博通,李安迪,王文鑫,焦新茹,钟晴,李斌。专利号:ZL202211004071.X;申请日:2022.08.22,授权日:2024.6.14
2. 专利名称: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申请人:李博通,钟晴,焦新茹,陈晓龙,刘思源,李斌。专利号:ZL202211581933.5;申请日:2022.12.09,授权日:2024.6.14
3. 专利名称:适用于并联型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单端量保护方法。发明人:李博通,李玉琦,李斌,陈晓龙,温伟杰,薛士敏。专利号:ZL202311096874.7;申请日:2023.8.29,授权日:2024.6.14
4. 专利名称:适用于双馈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期间最大有功功率输出的控制方法。发明人:李博通,郑丁川,李斌,陈晓龙,焦新茹,李佳宁。专利号:ZL202310208365.2;申请日:2023.3.7,授权日:2024.8.02
5.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无相位量测的多环中压配电网线路参数辨识方法。发明人:李博通,孙铭阳,张婧,陈晓龙,李斌,孟庆霖,陶文彪。专利号:ZL202310694121.X;申请日:2023.6.13,授权日:2024.8.02
6. 专利名称:一种直流断路器失灵后的二次加速故障隔离方法。发明人:李博通,李安迪,李斌,温伟杰,陈晓龙。专利号:ZL202310486326.9;申请日:2023.4.13,授权日:2024.8.20
7.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单极大地运行的柔直系统接地故障测距的方法。发明人:李博通,黄旭华,李春波。专利号:ZL202011448732.9;申请日:2020年12月09日,授权日:2022.7.05
8.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真双极柔直系统单极接地故障测距的方法。发明人:李博通,黄旭华,李春波。专利号:ZL202011451026.X;申请日:2020年12月09日,授权日:2022.8.02
9. 专利名称:真双极柔性直流电网分层潮流计算方法。发明人:李博通,刘轶超。专利号:ZL2018116039917;申请日:2018年12月26日,授权日:2022年4月8日
10. 专利名称:基于运行点优化的真双极柔性直流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发明人:李博通,刘轶超,李斌。专利号:ZL201810567784.4;申请日:2018年6月5日,授权日:2021年8月27日
11.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线路电容转移电荷的电缆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 发明人:李博通,任翔,李斌,陈晓龙。专利号:ZL2019103839425;申请日:2019.05.08,授权日:2021.2.26
12. 专利名称: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自适应电流保护整定方法。发明人:李博通,贾健飞,李斌,高磊,孔祥平,李鹏。专利号:ZL201810879721.2;申请日:2018年8月3日,授权日:2020年4月17日
13. 专利名称:基于电弧特性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发明人:李博通,赵盛,李斌,姚斌。申请号:ZL201810757496.5;申请日:2018年7月11日;授权日:2020年4月28日
14. 专利名称: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压行波差动保护时域计算方法,发明人:李博通,吕明睿,李斌;专利号:ZL201711028925.7;申请日:2017.10.29;授权日:2020年2月21日
15. 专利名称:基于桥臂等值电容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效建模方法,发明人:李博通,刘轶超;专利号:ZL201710848925.5;申请日:2017.09.20,授权日:2020.12.29
16. 美国专利名称:Time Domain Calculation Method of Voltage Traveling Wav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for VSC-HVDC Transmission Lines. 发明人:李博通,吕明睿,李斌;申请号:16/316,043;专利号:US11397206B2;申请日:2019.01.08. 授权日:2022.7.26
17. 美国专利名称:Multi-term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Setting Method for T-Connected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High Penetration Distributed Generators. 发明人:李博通,陈发辉,李斌,张婧;申请号:18/301, 023;专利号:US11870254B2申请日:2023.04.14. 授权日:2024.1.9
获奖:
1.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电力大规模外送电网高性能继电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2. 2018年获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复杂电磁耦合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3. 2017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配电网保护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4. 2010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